中山大学 当前位置:中山大学 > 正文

2023年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正式启动

  • 浏览次数:93       来源:中山大学

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项目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启动,旨在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该项目围绕云南特色产业,构建了全方位的培育体系,包括集中授课、线上学习、考察互访和导师帮扶指导等。中山大学将承担260名“头雁”的培育任务,助力云南乡村振兴。

以下是干部培训网整理详情。

image.png

10月16日上午,2023年云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简称云南“头雁”)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动。中山大学副校长邰忠智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本期培训班督学云南省临沧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王兰芳副校长和来自全省16个市州的首批110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参加活动。

邰忠智副校长在欢迎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办学格局和深圳校区的建设情况,特别指出云南“头雁”来中大,是中山大学和云南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1939年,当时的中山大学因抗战烽火辗转千里西迁云南澄江办学,得到了云南人民的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持。在云南办学期间,中大农学师生不仅教民众识字,还注重传播农业知识,带来生产技术,培植水稻田,还开展农村经济状况调查、积极推广农业。2013—2023年,从决战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山大学连续十年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共向凤庆县长期派驻逾10名挂职干部、40名支教师生和55名医务人员,累计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7000多万元,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超过6000万元,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连续四年获评最高等次“好”。

邰忠智副校长表示,学校高度重视云南“头雁”项目,前期积极与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沟通培育方案,训前进行了深入的学员需求调研,将严格按照国家“头雁”培育的有关要求,发挥广东市场优势、中大学科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云南“头雁”培育项目。

参与第一批培训班的学员来自云南省16个市州,覆盖粮食、茶叶、花卉、蔬菜、水果、坚果、咖啡、中药材、牛羊、生猪、食用菌、烟草、甘蔗、天然橡胶等“1+10+3”重点产业,主要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带头人构成。

开班仪式上,来自保山市昌宁县的茶业姐姐付爱玲同学和曲靖市麒麟区从事种养殖产业的孙西守同学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们由衷感恩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感谢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山大学搭建的优质学习平台。他们表示,来到“头雁”培训班就是要学习多元知识,寻求创新发展之道,在接下来的培训中将怀着“空杯”心态认真求学、充分交流、善用平台,将学到的本领,更新的理念和吸取的经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发挥“头雁”示范作用,带动身边的乡亲父老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为云南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悉,为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自2022年起,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每年培育约2万名“头雁”,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10万人规模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队伍,带动全国500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雁阵”格局。根据农业农村部下达指标,2023年云南省计划培育780名“头雁”,其中,中山大学承担260名“头雁”培育任务。

本期“头雁”项目,中山大学围绕云南“1+10+3”重点特色产业及15个农业现代化重点领域,从政策赋能、产业赋能、管理赋能、科技赋能、市场赋能、资本赋能等维度构建了“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和“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培育体系。为有效开展“定制化、孵化式、针对性”培育,中山大学结合学员需求开设了涉农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能力提升专题研修班、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修班、农产品品牌营销专题研修班三大主题班次,深化“培”+“育”结合,“广东市场”+“云南产品”结合,全面提升“头雁”学员能力素质,着力打造一支能够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

image.png

更多中山大学干部培训信息请关注【新闻中心】-【培训动态】。

0.1841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