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13429811266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山大学党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临时党组织建在最前线、最繁重的“战场”上,撑起前方医护的“安全伞”,让医护们“零感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抗“疫”一线,一批批青年医护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火线光荣入党。他们是“疫”线上的“中大脊梁”,他们用无悔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用责任担当书写中大作为。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
“我虽然不是重症医学、呼吸疾病专业,但对疑难病的处理比较在行,因此第一时间报名,后来院方决定由我来带队。”许可慰是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在得知任务后,他主动请缨,率领131名医务人员组成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连夜收拾行装,星火驰援武汉。
迅速行动的背后,是许可慰精密的作战部署、周全的物资保障、以身作则的榜样力量。
他是前线部队的“主心骨”。为了发挥党组织在抗“疫”最前线的战斗堡垒作用,许可慰根据队员分工分组建立了三个临时党支部,把党支部建立在作战“连队”上。
他是冲锋陷阵的“拼命三郎”。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负责的重症病区基本上每天都要组织针对高龄危重病患的大抢救,把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他是事无巨细的“勤务员”。2月13日,“每一位医疗队员都收到了一大箱物资,包括保暖内衣、奶粉、饼干、袜子等等。”这是医院从广州寄到武汉驻地酒店的物资。多亏了许可慰的协调保障,前线医护人员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
许可慰组织召开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一次党支部书记会(第一排左三)
2月2日,我校附属一院的管向东教授作为国家级专家组成员,前往武汉执行紧急医学救援任务。他是附属一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更是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兼党小组支部书记。
他是疫情阻击战的“宣传员”。早在1月29日,管向东就率先向全国重症医学同道发出《齐心协力,拯救生命,打赢疫情阻击战——致全国重症医学专业同道倡议书》,号召全国重症同仁积极响应、勇于担当。
他是重症疫区间的“消防员”。2月8日,管向东只身前往病死率较高的天门市指挥工作。2月16-18日,仙桃市死亡率居湖北第一,他又前往仙桃市为危重患者制定救治方案。面对这些困难,他说:“我们重症人来了,一定OK!”。
管向东(左三)
在前线,许可慰、管向东是中山大学驰援一线的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兑现着党员为人民服务的承诺。而在后方,许多学生党员也在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而默默奉献着,他们也是抗“疫”战场上挺起的中大脊梁。
徐凤云是我校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共产党员。她想为家乡防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她是村里防疫的“大喇叭”。在老家村子里,村委会的喇叭宣传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改写并录制了一份3分钟的倡议文稿,录音每天白天都会在村里“循环播放”,向村民们普及防疫知识。
她是路口检查的“执勤员”。徐凤云主动报名成为村里防疫工作的志愿者,在路口检查来往人员、车辆。她坚信漫长的凛冬终将过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正是一个个如同许可慰、管向东、徐凤云一样的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才让我们在看不见的病毒面前,变得有信心、有力量。
凝心聚力,筑起坚实堡垒
疫情防控阻击战前,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处处突显。从学校党委到10家附属医院党委,从后方党支部到前线临时党支部,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治重症、抢危急,重防护、零感染,不仅排兵布阵、指挥战疫,还要认真防护、保护战士;不仅要与病魔死神缠斗,还要管好内务、守好战力。
战疫打响,学校党委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各二级党组织迅速行动,积极配合中央和省委,先后派出多支精锐医护力量,驰援武汉。同时,广东防控形势也非常严峻。守土有责,10家附属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投入相关抗疫工作。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现倡议我科党支部所有党员春节期间取消外出休假,留守广州原地待命……” 这是一封附属三院感染科党支部发出的倡议书。在意识到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不利形势后,科室党支部当机立断,作出部署。
截至3月15日,来自我校附属一院、孙逸仙纪念医院、附属三院、附属五院、附属六院以及肿瘤防治中心的512位医护人员,参与了武汉一线防控任务,其中党员有184名。大战当前,他们不退缩、不推诿,党徽熠熠生辉,党旗下众志成城。
相互加油打气的医疗队员们
把临时党组织建在防疫最前线,建在最繁重的救治一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我校在抗疫一线设立了1个临时党委,1个临时党总支,13个党支部,他们精心组织前线医护制定方案,应对每一个具体而棘手的难题,把一个一个医护战士团结成一支强大的突击队、特战队。
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到达武汉后立刻投入了工作,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开展救治危重患者、协调轻症患者痊愈出院的工作。附属三院接管重症病房,在抵达武汉后争分夺秒地完成了物资整理、医护培训以及全部50张病床的收治工作。隔离条件不完善,就自己动手改造病房;医疗物资短缺,就从广东大本营源源不断地调配。
我校医科在抗疫一线的表现,紧张而有序,高效而团结,这些都离不开一线临时党委、临时党总支和临时党支部的组织作用。通过在一线建立临时党组织,构建完善党建抗“疫”工作体系,把党员凝聚在最前沿,科学防疫,精准治疗,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前后方党组织联系协作、互为支撑。2月21日,附属一院与武汉协和西院举行了第一次远程多学科专家会诊,如今,这种诊疗模式已经成为了救治工作的普遍形式。前后方的党组织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们之间不仅是工作上、业务上、战术上的联系,更是精神上、情感上和战略上的联系。“前线有需要,后方多学科专家就会立即连线响应,提供诊治方案。”这套会诊机制,集合了各科室的精英力量。专家们在不断的讨论、调整中制定出“广东方案”“中大方案”,为治疗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更好的综合救治方案与医疗技术支持。
保护战士,就是保卫战斗力,党组织撑起“安全伞”。披上了白袍,他们是勇士,但战衣之下,他们仍然是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人,如何保护好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这是党组织的重要任务。建在前线的临时党组织,成为了队员们守望相助的家园。
为了打好抗“疫”持久战,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在困难的条件中仍然全力做好各项物资的保障工作;党群小组里,大家用微信或电话谈心交流,相互鼓励;会驾车的队员组建志愿者小组,为同伴提供“爱心接车”的帮助。
在本次抗“疫”工作中,我校取得了治愈率高、医护零感染的卓越成效。附属一院重症救治医疗队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我校10位同志获得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一线涌现新生力量,烈火方能冶炼真金
“在这特殊时刻,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感染科医生,我郑重向党组织申请,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战斗,请组织批准!”这句滚烫的话语出现在附属三院感染科主任曹红的请战书里。
2003年抗击“非典”时,新婚的曹红刚刚成家还未立业,他却毅然选择成为附属三院第一批抢救小组的成员,并火线入党。十七年后的今天,曹红已从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成长为附属三院岭南院区感染科二区主任。时隔十七年,他再次请战。
曹红这样的请战书,一封接一封;类似要求去前线的短信,一条接一条。疫情发生后,大批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先进分子不断涌现,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大人的初心和使命,,同时也感染着身边的队友们。先进激励着年轻的医护人员,先锋引领着年轻的白衣战士。
深受鼓舞的中大青年医护人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纷纷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截至4月3日,我校有8个附属医院共431人递交入党申请书,已经完成党员发展程序的有189人。
在一线举行的抗击疫情“火线”入党宣誓仪式上,朴实炽热的情感升华为坚定的党性,年轻的预备党员们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郑重承诺。
14名新党员对着党旗宣誓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新党员中,有和时间赛跑,治愈 83岁武汉老太太的医生陈亮;有在领证结婚当天依然坚守在病房,被网友们称为“最美新娘”的梁玉蝉;有反复琢磨如何克服困难,为病人打针抽血能“一针见血”的护士梁成;有身兼数职,推动开创“医护一体化”查房的病区主任周明根;有在情人节深夜加班,组织队员爱心捐赠食品和营养品的护士邱逸红……正如孙逸仙纪念医院陈亮医生在《抗疫决心书》中写到的那样,“周围的党员同志不畏艰辛、冲锋在前的榜样力量深深地鼓舞了我。……请组织把我安排到更加危险、更加困难的岗位上,我坚决服从;请组织在抗疫前线的工作中考验我!”义无反顾、争当先锋的中大人用铮铮誓言表决心,用英勇担当守初心。
一袭袭白衣,一颗颗红心,一腔腔热血,凝聚起战斗的磅礴力量,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抗疫一线。中大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用精湛的医护技术和迎难而上的冲锋精神,发出了中山大学的抗疫强音,谱写了大爱无疆的时代壮歌!
来源:中山大学官网 | 红星干部培训网编辑:木子 | 上传人:木子